土雞蛋營養豐富,味道很好,即使是直接用水煮熟也是很不錯的。日常生活中,土雞蛋常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,炒雞蛋、蒸雞蛋羹、雞蛋糖水、雞蛋湯、雞蛋甜品等等都是土雞蛋的常見做法。土雞蛋看起來雖平凡,但是因為其使用價值高和烹飪起來簡單且花樣多,所以很多人都愛吃土雞蛋。下面我們來學兩種土雞蛋的做。
西紅柿土雞蛋湯的做法:
原料: 西紅柿2個,雞蛋2個,油適量,鹽適量
做法步驟:
1、將西紅柿削皮,然后用刀切成小丁
2、將雞蛋打入碗中,用干凈筷子或打蛋器打散成蛋液
3、鍋中倒入油,大火加熱,放入西紅柿煸炒
4、炒至西紅柿出紅湯后,倒入開水繼續用大火煮至湯色變紅
5、煮開后將蛋液打螺旋倒入,這時不要攪動湯,待雞蛋液成蛋花狀后再緩緩把蛋花攪勻 。
6、最后加適量鹽調味,盛起時撒上香菜或蔥花即可
小技巧:
1、加入蛋液一定等開鍋后才快速均勻的倒在鍋里,等蛋液完全倒入后再輕輕攪拌幾下即可關火,這樣做出的蛋花形狀好看且鮮嫩。
韭菜炒雞蛋的做法:
原料:雞蛋、韭菜50克、蝦皮10克、植物油、姜末、鹽、味精等
做法:
1、雞蛋磕在碗中攪散,韭菜洗凈切成1.5厘米的段,放入雞蛋中攪均勻
2、炒鍋上火,植物油燒溫熱后,放入蝦皮煸炒至香,加一小碗水,燒沸后加鹽,姜末、味精、將雞蛋韭菜倒入鍋中,用鍋鏟輕輕推動至雞蛋液凝固,盛入湯盤即可。
功效:韭菜含大量膳食纖維,可清潔腸壁,促進排便。本品采用水炒方法,使用烹調油少,成肴咸鮮軟嫩,營養豐富,所含熱量少。
土雞蛋雖然營養豐富,大人小孩老人家都可以食用,但是食用土雞蛋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食用的禁忌的,免得食用不當不但浪費了大好的營養成分,而且還會是身體有所不適。土雞蛋的食用禁忌有哪些?
首先,土雞蛋最好不要生吃。生雞蛋的蛋白質不易被消化吸收,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,而且雞蛋如果受病原體污染。當人食用了受病原體感染的生雞蛋后,容易使人產生畏寒發熱、惡心嘔吐、腹痛腹瀉等癥。經常食用生雞蛋會患上生物紊缺乏癥,同樣食用生雞蛋會增加肝臟負擔。所以建議大家不要生吃土雞蛋。
其次土雞蛋一般人都適宜食用,但是患高熱、腹瀉、肝炎、腎炎、膽囊炎、膽石癥之人忌食;老年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冠心病人,宜少量食用雞蛋,一般每日不超過1只,不宜多食,這樣限量食用,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,又不影響血脂水平。
最后,食用完土雞蛋后注意不要亂吃東西。吃完土雞蛋后不要立即吃糖、吃柿子或喝豆漿。雞蛋不可以跟糖一起煮或者吃雞蛋后吃糖也是不行的。糖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。而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,所以會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;吃完雞蛋后吃柿子輕則會得食物中毒,重則會導致急性腸胃炎還有肺結石。所以吃完雞蛋后不要吃柿子;豆漿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,它與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結合,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,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。所以不要為了加強營養而把雞蛋豆漿一起食用,最后只會得不償失。
很多朋友喜歡買土雞蛋,認為散養雞不吃飼料,下的蛋不僅營養美味而且安全。可是,你真的會分辨土雞蛋與其他雞蛋嗎?下面一起來看看土雞蛋的選購方法吧!
1、感官鑒別:用眼睛觀察蛋的外觀形狀、色澤、清潔程度。良質鮮蛋,蛋殼干凈、無光澤,殼上有一層白霜,色澤鮮明。劣質蛋,蛋殼表面的粉霜脫落,殼色油亮,呈烏灰色或暗黑色,有油樣浸出,有較多或較大的霉斑。
2、手摸鑒別:把蛋放在手掌心上翻轉。良質鮮蛋蛋殼粗糙,重量適當;劣質蛋則手掂重量輕,手摸有光滑感。
3、耳聽鑒別:良質鮮蛋相互碰擊聲音清脆,手握蛋搖動無聲。劣質鮮蛋相互碰擊發出嘎嘎聲(孵化蛋)、空空聲(水花蛋),手握蛋搖動時是晃蕩聲。
市面上賣得雞蛋多為土雞蛋或者洋雞蛋,土雞蛋的價格比洋雞蛋貴,營養價值也比洋雞蛋的高。市面上很多商家小販會拿著洋雞蛋來充當土雞蛋來欺騙消費者,大家購買的時候要看清楚,小心不要上當被騙了。但是土雞蛋和洋雞蛋都長得很像,我們買雞蛋的時候怎么分辨哪種是土雞蛋哪種是洋雞蛋?土雞蛋和洋雞蛋的區別是什么?
1、蛋殼堅硬度不同:土雞蛋個稍小、色淺,較新鮮的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的膜;它的蛋殼堅韌厚實,含鈣量高,不像洋雞蛋殼那么脆薄。而洋雞蛋殼色深。洋雞蛋蛋殼較為粗糙;而土雞蛋蛋殼更為細膩、硬度大。
2、蛋黃顏色不同:土雞蛋蛋清清澈黏稠,略帶青黃;蛋黃色澤金黃,浮在蛋清之上,不沉底,一根牙簽插在蛋黃中間可以直立起來;另外,飼料中加有色素的雞所產蛋的蛋黃為紅色。
3、味道不同:真正的土雞蛋,哪怕就是白水煮蛋,都是很好吃的。洋雞蛋的蛋味沒土雞蛋那么濃香。
4、個頭大小不同:土雞蛋雖然個頭小,但是蛋黃并不比洋雞蛋小。洋雞蛋個頭大,蛋清水分多,煎雞蛋時就看出來了,一下油鍋哧哧拉拉的直響。
5、煮熟后的蛋白柔韌度不同:將熟雞蛋剝殼放在手中揉捏,土雞蛋即使被捏的扁扁的,蛋白也不會開裂,還是一只完整的雞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