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草的多面價值及應用功效
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關聯緊密,每到端午節,人們習慣將艾置于家中以“避邪”。其用途廣泛,具體如下:
藥用價值
- 傳統藥性理論:艾葉有理氣血、逐寒濕、溫經、止血、安胎等作用。
- 現代實驗研究:具有抗菌及抗病毒、平喘鎮咳及祛痰、止血及抗凝血、鎮靜及抗過敏、護肝利膽等作用。
- 適用出血病證:艾葉氣香味辛,溫可散寒,能暖氣血而溫經脈,是溫經止血要藥,適用于虛寒性出血病證,尤其針對下元虛冷、沖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。同時,配伍生地、生荷葉、生柏葉等清熱涼血藥,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、衄血、咯血等多種出血證,既能加強止血,又能防寒涼藥物涼遏留瘀。
生活應用
- 日常使用:稈枯后的株體可泡水熏蒸,達到消毒止癢的效果,產婦常用艾水洗澡或熏蒸。
- 飲食方面:可制作“艾葉茶”“艾葉湯”“艾葉粥”等食譜,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。
- 泡酒功效:艾草泡酒對關節、腰背、小腹冷痛有一定幫助;用艾葉泡酒擦頭能理氣血、逐寒濕、預防感冒,有助于散發體內寒氣,對頭痛也有一定緩解作用。
綜上所述,艾草作為民間常用的中草藥,藥用價值高且應用場景豐富,在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