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打呼嚕的危害及預防方法
寶寶睡覺打呼嚕不僅會影響自身身體健康,若與媽媽同處一室,還會影響媽媽的睡眠質量。以下是預防寶寶打呼嚕的方法:
- 改變睡姿:寶寶偶爾打呼嚕可能因睡姿不當所致,建議調整為側臥睡姿,利于鼻腔通氣。
- 調整枕頭高度:用枕頭適當墊高寶寶頭部,可防止舌頭過度后垂阻擋呼吸通道,減少打呼嚕。
- 增強體質:增強寶寶體質可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幾率,進而減少打呼嚕。可從增加食物營養性和加強身體鍛煉入手。
- 定期體檢:定期帶寶寶到正規醫院體檢,檢查鼻腔、下巴骨部位、咽喉有無異常,早發現問題可有效避免打呼嚕。體檢頻率為:新生兒1 - 2周一次;6月齡以內每月1次;6月齡以上、1歲以下每2月1次;1 - 3歲半年1次;3 - 18歲每年1次。
- 適當減肥:若寶寶偏胖,在保證營養供給基礎上減少脂肪攝入,使口咽部軟肉消瘦,讓呼吸更順暢。
- 手術治療:對于腺樣體和扁桃腺體肥大阻擋呼吸通道的情況,可在醫生建議下考慮手術摘除,但最好先通過其他預防措施減少打呼嚕現象。
通過上述多種預防方法,可以有效減少寶寶打呼嚕的情況,保障寶寶健康成長。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