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日照時間延長,夜晚相對縮短,應順應自然養生陰虛的變化,調整睡眠為“早睡”和“早起”。建議晚上10點前入睡,早上6點起床。同時要遵循午休原則,適當午睡,但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半小時為宜。醒來后不要馬上投入工作或學習,因為此時腦部供血不足,易出現頭暈等不適,最好靜躺10分鐘后再起床。建立起這樣的睡眠習慣后,要自我約束,不干擾生物鐘。
夏季人體內臟機能逐漸衰弱,而心臟功能相對增強。飲食上可多吃酸味食物,如西紅柿、檸檬、草莓、葡萄、菠蘿、芒果等,酸味食物能起到止汗、利濕、助胃消食的作用,還可補腎助肝、調理胃氣。應盡量少吃辛辣食物,因為夏日陽氣上升,食用易上火的食物會使身體內外燥熱,引發青春痘、口腔潰瘍、便秘等問題。
夏季老人情緒易煩躁,因此夏季養生需注重“養心”。老人要盡量保持精神安靜、心情舒暢。氣溫過高時,避免進行高強度運動。在飲食方面,少吃高脂肪食物,可選擇豆制品、雞肉、瘦肉等,既能補充營養,又有助于強健心臟。
夏季炎熱潮濕,老年人易出現脾虛癥狀。建議每周吃一兩次紅豆排骨湯、紅豆薏仁粥、山藥蓮子湯等,可改善脾虛、乏力、食欲不振等問題。要避免食用西瓜、苦瓜等涼性食物,以免損傷脾胃。老人不宜長時間待在空調房,不要坐在潮濕的凳子或草地上。洗澡后要等頭發自然干燥或完全吹干后再入睡。適當進行運動,如緩步、瑜伽、太極等,有助于排出體內濕氣。
夏季日照時間長,此時采用中醫穴位敷貼治療“冬病”能取得顯著效果。適合“冬病夏治”的常見疾病包括感冒、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氣腫、過敏性鼻炎、風濕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脾胃虛弱疾病等。此外,夏季使用中藥煎湯洗澡,可預防多種皮膚病。
綜上所述,老年人在夏季遵循這些養生補氣原則,有助于健康度過夏季,促進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