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性皰疹的診斷依據
是否為病毒性皰疹,需通過科學診斷得出。以下是具體的診斷依據:
- 全身癥狀與皮疹表現:若出現全身發熱及小兒的其他全身癥狀,同時全身某個部位出現小泡狀皮疹,應首先懷疑是病毒性皰疹。尤其要注意嘴唇及其周圍的皮膚和粘膜,若雙頰內和牙齦出現小濾泡或小潰瘍,基本可懷疑為病毒性皰疹。
- 病原毒分離與檢查:可從局部病變處,在四天內分離出病原毒。若無條件進行病毒分離,在角膜細胞涂片時,若能看到典型的嗜酸性包涵體,也可輔助診斷。
- 刮除物標本檢查:從皰疹或潰瘍體表面采取刮除物標本,刮取涂片作鏡檢,也可用免疫熒光技術證實病原體。
- 雙份血清抗體檢查:利用雙份血清檢查抗體,對患者原發性感染檢查很有幫助,一般痊愈期抗體滴度超過急性期水平4倍或更高倍數有診斷意義。
了解這些病毒性皰疹的醫學常識,有助于提升大家對該病的認識。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