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,子宮頸癌發病率呈降低趨勢,這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因素。一是大眾防范意識增強,對宮頸癌的預防重視程度提高;二是醫學水平有所提升,在診斷和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。
宮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,多數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。且該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,由于老年人體質較弱,難以承受純放療和化療等攻擊性治療方法。這些治療方式毒副作用大,會損傷人體正氣,甚至加重病情,促使病情惡化。
目前治療宮頸癌的方法多樣,但治療時需考慮整體綜合治療,重視并改善病人生活質量,減輕治療帶來的傷害。
宮頸癌治療后,建議進行全面檢查,以避免轉移。因其轉移復發幾率較大,所以患者需要定期到醫院體檢。
宮頸癌可能直接蔓延到鄰近組織和器官,向下可至陰道穹窿及陰道壁,向上可侵犯子宮體,向兩側可侵犯盆腔組織,向前可侵犯膀胱,向后可侵犯直腸。
綜上所述,雖然我國宮頸癌發病率降低,但治療和防復發工作仍需重視,患者要遵循治療原則并定期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