圍絕經期相關知識
圍絕經期指婦女絕經前后的一段時期,需謹慎對待。出現癥狀時,人們需先了解圍絕經期的含義,其字面意思是可了解更年期的時期,指12個月內女性更年期前后的階段,一般從40歲左右開始直至絕經。此階段卵巢功能開始下降,屬于正常生理現象。
圍絕經期的正常表現
圍絕經期是正常的生理變化,多數婦女無明顯不適,部分人會有以下表現:
- 月經改變:多數女性月經變化始于40歲左右,平均絕經年齡為49.5歲。少數婦女會出現功能性子宮出血,甚至引發嚴重貧血。
- 皮膚變化:圍絕經期婦女皮膚皺紋逐漸增多,部分人有皮膚瘙癢癥狀,頭發開始變白。腹部和臀部脂肪堆積,易發胖。
- 心血管系統變化:血壓波動,常伴有高血壓,經前會有無聊不適、心悸、氣短等癥狀,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,冠心病發病率也隨之上升。
- 泌尿生殖器改變:生殖器官開始萎縮,粘膜變薄,易患老年性陰道炎和出現性交疼痛,還可能出現尿失禁情況。
- 骨質疏松癥:從40歲起,女性骨骼開始脫鈣,每年約失去1%的鈣質。若不補充鈣,可能導致骨質疏松癥。
- 神經精神癥狀:主要表現為潮紅、發熱、出汗等血管舒張癥狀,還會出現情緒不穩定、煩躁、抑郁煩惱、記憶力減退、工作能力下降等情況。
總之,圍絕經期女性身體會出現多種生理和心理變化,應予以關注和適當調理。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