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出血后的檢查項目
宮頸出血出現后需及時治療,治療時醫生會建議進行多種檢查,以下是具體的檢查項目:
1. 婦科檢查
- 外陰:查看是否存在充血、水腫、外傷、血腫或贅生物。
- 陰道:檢查粘膜是否充血或出血,有無潰瘍;若性交后出現陰道出血,需留意是否有腫塊或傷口,特別注意是否為陰道上穹窿裂傷。
- 宮頸:觀察表面是否光滑,有無糜爛、息肉或贅生物,質地是否堅硬,宮腔是否擴張以及能否觸及相關異常。
2. 實驗室測試
- 血液、尿常規檢查。
- 生育年齡患者通常需進行尿液或血液HCG檢測,以排除妊娠相關或妊娠相關疾病。
- 根據具體情況,部分患者還需進行甲狀腺功能、肝功能、腎功能、凝血功能以及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測定。
3. 超聲診斷
子宮出血往往需要進行盆腔B超檢查,以了解子宮大小、形態、子宮內膜厚度,查看子宮腔內回聲是否異常,是否有附著腫塊以及包塊情況。
4. 活檢
外陰、陰道和子宮頸的病變可直接采取活檢確認診斷。但懷疑是絨毛膜癌時,要謹慎活檢,因為可能會引發難以控制的出血病灶。
綜上所述,宮頸出血后需通過婦科檢查、實驗室測試、超聲診斷和活檢等多種檢查來明確病因,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。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