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巢巧克力囊腫,又稱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,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常見表現(xiàn)。了解該疾病的病理和生理表現(xiàn),對及時治療至關重要。
與普通卵巢囊腫性質不同,當子宮內膜“進入”卵巢后,仍受卵巢性激素的周期性影響。經期時,卵巢內的異位內膜也會“出血”,但經血無法排出,只能積聚在卵巢中。這些經血中的異位內膜如同種子,在卵巢內持續(xù)生長。由于囊腫內的血液是陳舊性的,外觀類似巧克力,因此得名“卵巢巧克力囊腫”。
隨著病情發(fā)展,囊腫內的血液不斷增多,體積逐漸增大。當囊內壓力過高時,囊腫薄弱部位可能破裂,引發(fā)自發(fā)性破裂。破裂后,囊內血流部分流出,壓力降低,囊壁常自行愈合。但之后囊內可能再次出血,壓力升高時又會發(fā)生破裂。
囊腫破裂后,血液流入盆腔,刺激腹膜,會引起劇烈腹痛,還可能導致盆腔器官粘連。除自發(fā)破裂外,粗暴或劇烈的性生活,尤其是經前期性生活,也是囊腫破裂的常見誘因。較小的囊腫通常不易破裂。
卵巢巧克力囊腫的治療效果欠佳,消除囊腫難度較大。當囊腫直徑超過3厘米時,自發(fā)性破裂風險開始出現(xiàn)并逐漸增加。囊腫長到一定大小,自發(fā)破裂往往難以避免。
綜上所述,卵巢巧克力囊腫因特殊的病理機制易引發(fā)破裂等嚴重后果,且治療難度較大,需及時關注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