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動時快時慢、時急時緩,準媽媽們需要了解正常胎動情況。若胎動12小時少于20次,或每小時少于3次,預示胎兒缺氧,小生命可能受嚴重威脅。在缺氧初期,因胎兒煩躁不安,胎動次數會增多;當宮內缺氧繼續加重,胎動逐漸衰弱、次數減少,這是胎兒危險先兆。若不采取搶救措施,胎兒會出現胎動消失、胎心消失,最終心跳停止死亡,此過程約12 - 48小時。
懷孕后通過自我監護與家庭監護,可及時發現胎兒異常。一般15至20周孕婦可感受到胎動,孕28 - 32周胎動達高峰,孕38周后逐漸減少。孕婦應從28孕周起測胎動,每日早、中、晚各1小時,可取坐位或側臥位,將兩手輕放腹壁上體會胎動。正常胎動為3 - 5次/小時,也可將3次測得的胎動數乘以4,得出12小時胎動數,應在30次以上。胎動增多或減少,提示胎兒有異常,需及時就診。
孕36周后,可教會家人在孕婦腹部聽取胎心音,胎兒正常心跳率為120 - 160次/分,如發現增快、減慢或不規律,均屬不正常,要及時去醫院檢查。
孕婦要保證8小時睡眠,采取左側臥位姿勢較好。
結論:孕婦需密切關注胎動和胎心情況,出現異常及時就醫,同時注意日常休息和姿勢,保障胎兒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