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蕁麻疹: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
概述
小兒蕁麻疹,俗稱“風疹團”,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,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大小不一的紅斑性及水腫性反應,常伴有劇烈瘙癢感。其基本病變是皮膚黏膜毛細血管的暫時性擴張和滲透性突然增加。
病因
蕁麻疹的主要誘因是**反應(過敏反應),引發因素多種多樣,包括:
- 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等微生物感染。
- 環境過敏原,如花粉、灰塵、化學物質。
- 食物過敏,如海鮮、堅果等。
癥狀表現
急性蕁麻疹
急性蕁麻疹的發病十分突然,主要癥狀包括:
- 皮膚異常刺癢,伴隨搔抓后迅速出現大小不等、形狀不一的紅色或蒼白色風疹塊。
- 皮膚劃痕癥陽性(用針頭劃過皮膚后出現紅色疙瘩)。
- 皮疹數量較多,可呈環狀或融合成大片,通常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消退,不留痕跡。
- 皮疹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,且易復發,時隱時現。
慢性蕁麻疹
慢性蕁麻疹的病程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,通常定義為癥狀持續超過2~3個月。癥狀與急性蕁麻疹相似,但更為頑固。
其他癥狀
除皮膚癥狀外,部分患兒可能出現以下表現:
- 消化道受累: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。
- 呼吸道受累:咽喉發堵、胸悶、氣促、呼吸困難,嚴重時可導致窒息。
- 水腫:手足、眼瞼甚至整個面部水腫。
- 嚴重病例:面色蒼白、血壓下降、休克。
診斷與治療
蕁麻疹的診斷主要依賴于臨床表現和病史,必要時可進行過敏原檢測。治療包括:
- 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。
- 使用抗組胺藥物緩解瘙癢和皮疹。
- 嚴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或腎上腺素。
預后
急性蕁麻疹通常預后良好,多數患兒在數小時至數天內癥狀消退。而慢性蕁麻疹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管理,但通過合理治療,大多數患兒可逐漸恢復。
總結
小兒蕁麻疹是一種常見但復雜的過敏性皮膚病,早期識別和干預對于改善患兒生活質量至關重要。
參考來源
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請參考以下權威來源: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