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產期的計算方法多樣,常見的有月經逆算法、妊娠歷算法、基礎體溫曲線法、由胎動開始計算、以孕吐計算等。隨著科技進步,一些高科技儀器也用于計算預產期,B超是較為常用的一種。產婦到醫院做B超檢查時,醫生可根據B超檢查結果推算預產期。一般醫生通過B超測得胎頭雙頂間徑、頭臀長度及股骨長度,就能估算胎齡并推算出預產期。
不過,這種結合高科技儀器的預產期計算方法并非絕對準確。醫生表示,B超推算依據的是胎兒當時的發育情況,屬于實時情況,所以動態B超檢測相對末次月經推算要準確一些。但B超計算預產期也有局限性,它一般只是大概確定懷孕天數,在醫學檢查上存在一個星期左右的誤差。
需要明確的是,預產期只是產婦預計生產的日期,并非精確的分娩日期。科學家調查統計顯示,僅有約53%的婦女在預產期當天分娩,即預產期的準確率在50%左右。無論采用上述哪種預產期計算方法,都無法100%準確計算出分娩時期。醫生指出,在預產期前后兩周內分娩都屬正常,準媽媽們在此正常范圍內不必過度緊張。
結論:預產期計算方法多樣但都存在一定誤差,在預產期前后兩周內分娩大多是正常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