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經歷十月懷胎后一朝分娩,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力氣且丟失諸多營養,產后身體虛弱,此時期的營養飲食至關重要。以下是哺乳期補充營養的具體建議:
維生素對嬰兒生長發育意義重大。維生素A能促進嬰兒骨組織生長發育,缺乏會引發小兒夜盲癥,富含于動物肝臟、蛋黃、胡蘿卜等食物;維生素B1和維生素B3是人體細胞運行必需營養元素,影響嬰兒生長發育,瘦豬肉、瘦牛肉、魚類等食物含量豐富;維生素C可促進嬰兒骨骼發育,缺乏時嬰兒會出現全身出血癥狀,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,既能補充維生素C,又能防止哺乳期女性便秘。由于維生素類不能在體內儲存,需每天通過飲食補充,均衡補充維生素時無需額外服用維生素類藥物。
鈣有助于嬰兒骨骼和牙齒形成,母乳喂養雖能滿足嬰兒對鈣質的需求,但母體鈣質易流失導致缺鈣。建議哺乳期女性每天比平常多攝取約500毫克鈣質(正常成人每天攝取量為600毫克),可通過每天喝兩杯牛奶,食用綠葉蔬菜、酸奶酪、瘦肉、魚蝦等食物補充。
缺鐵易引發貧血,哺乳期女性生產時大量失血,還需保證母乳中鐵的含量,更應補充鐵質。豆類和干果類中的鐵質易被人體吸收,可適量多吃核桃、干杏仁、大豆、豆腐等。
缺鎂會使女性精神不振、肌肉無力,還可能導致嬰兒驚厥。哺乳期女性宜適量多吃含鎂食物,如小米、燕麥、大麥、小麥和豆類等。
必需脂肪酸可促進嬰兒腦部發育。植物油和魚類富含大量脂肪酸,日常飲食中可適量多吃油菜、核桃、大豆、魚類等。
喂哺母乳使母體每天流失約1000毫升水分,水分不足會減少母乳量。每天宜飲用6 - 8杯水(每杯約240毫升),以滿足母乳供應及自身需求。
此外,哺乳期間女性科學、適量運動,利于產后身體恢復。
結論:哺乳期女性需從多方面補充營養,并可適當運動,以保障自身健康和嬰兒的正常發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