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期急性脂肪肝(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,AFLP)又稱急性黃色肝萎縮,1940年由Sheehan首次報道,是一種臨床少見的產科危急重癥,起病急且病情兇險,嚴重危及母兒生命安全。過去本病導致的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分別達75%和85%,如今已分別下降至1.8% - 18.0%和7% - 23%,這主要得益于對AFLP認識的提高、肝衰竭救治技術的進步以及多學科多專業的密切合作。
該病起病初期癥狀為持續性惡心、嘔吐、乏力、上腹痛或頭痛,數天后出現黃疸,患者常伴有高血壓、蛋白尿、水腫等。若不分娩,病情會繼續進展,出現凝血功能障礙、皮膚瘀點、消化道出血、低血糖、意識障礙、尿少、無尿和腎功能衰竭,常于短期內死亡。該病所致不良妊娠結局以死產、死胎、早產及產后出血多見,少數病人還會出現胰腺炎和低蛋白血癥。
治療方面,患者需臥床休息,給予低蛋白、低脂肪、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保證足夠熱量,糾正電解質紊亂;必要時輸入血液,進行換血或血漿置換;通過維生素C、支鏈氨基酸、輔酶A等進行保肝治療。產科處理上,不論病情輕重早晚,均應盡快終止妊娠,終止妊娠后癥狀迅速改善,無明顯后遺癥。治療時要了解疾病情況,針對性治療以控制疾病,促進患者恢復。
治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有耐心,因其恢復時間長,需堅持治療。目前西藥尚無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藥物,患者可通過中藥長期調理,治療效果較好。西藥治療常選用保護肝細胞、去脂藥物、抗氧化劑等,如維生素B、C、E,卵磷脂、熊去氧膽酸、水飛薊素、肌苷、輔酶A等,但女性患者要注意藥物負面作用,避免給胎兒帶來負擔。
急性脂肪肝的食療需注意護理,關注患者恢復情況,特別是作息方面。不同類型的急性脂肪肝治療方法有偏差,對于妊娠期女性患者更要多考慮實際恢復情況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見病,了解疾病的癥狀診斷及治療方法有助于促進疾病恢復。
結論: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危害大,了解其癥狀、治療和食療方法,采取積極治療和護理措施,對保障母兒健康至關重要。
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,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,值得重視!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?
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,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,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。
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,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,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!
當發現寶寶有紅屁股時,家長除了擔心,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,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