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早期與晚期的區別
肝硬化是一種嚴重的肝病,依據發病時間長短可分為早期和晚期,二者區別顯著。以下詳細介紹肝硬化早期和晚期的不同癥狀:
肝硬化早期癥狀
- 消化系統癥狀: 較早且突出的表現是食欲下降,還可能伴有惡心、腹脹,或出現便秘、腹瀉,肝區隱痛在勞累后明顯,經適當治療或休息可緩解。
- 全身癥狀:主要體現為身體乏力、易倦怠、體力減退。
- 體征:早期患者營養狀況稍差或與正常人無異,部分人面色昏暗無華,可見肝掌、蜘蛛痣。肝臟輕度腫大或大小正常,質地偏硬,脾臟輕中度腫大,質地硬。
肝硬化晚期癥狀
- 出血傾向: 因正常肝組織減少,肝臟合成凝血因子減少,凝血機制出現障礙,同時脾功能亢進致血小板破壞增加,易引起鼻出血、刷牙時牙齦出血、皮膚出現出血點或淤斑,甚至形成血腫。
- 上消化道出血: 是常見并發癥,死亡率較高。門靜脈高壓使食道靜脈曲張,血管壁變薄,易破裂引發大出血,出血急且量大,不易止住,很多患者死于首次大出血。
- 肝腹水:是晚期最常見并發癥,一旦出現表明肝硬化進入晚期階段。一般腹水量越大、反復次數越多,預后越差。
- 性激素代謝紊亂:肝功能嚴重受損,性激素調節失衡。男性表現為性欲缺乏、乳房發育、陽痿伴睪丸縮小、前列腺縮小等;女性表現為月經減少、失調、閉經、不育癥、性欲減退、第二性征脂肪喪失及卵巢萎縮等。同時,肝臟對雌激素滅活能力下降,雌激素堆積導致蜘蛛痣和肝掌出現。
- 慢性肝病面容:多見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。因腎上腺皮質功能受累,表現為皮膚干枯、面色昏暗黝黑,面部及其他暴露部位皮膚可出現色素沉著,眼眶周圍更明顯。
肝硬化患者可參考上述內容判斷所處階段,從而對癥下藥進行治療,以提升治療效果。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