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結腸炎的治療與調理
慢性結腸炎是一種常見疾病,與急性結腸炎相比,它一旦出現便會長期困擾患者,難以治愈。許多慢性結腸炎患者都渴望身體盡快恢復健康,下面我們來探討慢性結腸炎能否治好以及如何調理。
慢性結腸炎能治好嗎?
慢性腸炎治療困難,目前主要通過口服藥物緩解部分癥狀,很難達到完全治愈的效果。
慢性結腸炎如何調理?
- 食物選擇:應選擇易消化、質軟少渣、刺激性小的食物,以減少腸道蠕動,緩解腹瀉。可進食雞蛋、細掛面、爛米粥等,含粗纖維的食物、水和蔬菜盡量少吃。
- 營養補充:慢性結腸炎病程反復發作,為改善營養狀況和腸道環境,需給予高蛋白、高熱量飲食。應供給富含維生素、無機鹽、微量元素的食物,尤其是含維生素C、維生素B及鐵豐富的食物,以補充體力、滋養身體。
- 止瀉食物:食用有止瀉作用的食物,如馬齒莧、薏苡仁、扁豆、山藥、山楂、烏梅、蘋果、荔枝、蓮子、糯米、粳米、芡實、藕、火腿、烏雞、胡椒等,減輕腹瀉,再通過綜合治療調理,利于早日康復。
- 脂肪控制:適當控制脂肪攝入,膳食中避免使用油膩食品及油炸食品,烹調時少用油,可采用蒸、氽、燴、燜等方式。忌食豬油、羊油、奶油、牛油、核桃仁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,以免加重腹瀉。
- 忌產氣食物:該病患者由于結腸粘膜潰瘍、疤痕纖維交替產生,結腸內壁彈性降低,食用豆類、豆制品、炒蠶豆、白薯等脹氣食物,可能導致腸內氣體充盈,引發急性腸擴張或潰瘍穿孔等并發癥。
- 忌生冷瓜果:患者脾胃素虛、腎陽衰弱,食用生冷食物、寒性瓜果,如各種冷飲、冰鎮食品、梨、西瓜、橘、柑、香蕉、西紅柿、蚌肉、海參、百合湯等,會進一步損傷脾腎陽氣,使脾胃運化無力,寒濕內停,同時這些食品本身性質滑利,會加重腹瀉腹痛。
- 忌食牛奶及海鮮:腹瀉患者食用牛奶、煉乳、蝦、海魚等,易引發結腸過敏,導致腹瀉加重。另外,蜂蜜及其制品有潤腸通便作用,也不能食用。
綜上所述,慢性結腸炎比較難以治愈,患者應了解其特點,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進行身體調理,以緩解癥狀。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